更新時間:2015-03-21 18:11:44 來源:大家找算命網(wǎng) 作者:美麗心情
絮字的五行屬什么,絮字有幾劃,絮字的含義
絮字的五行屬金,絮五行金的能力為79(滿能力為100分)
絮字的總筆畫數(shù)為:12
拼音:xù
詳細(xì)解釋
【名】
1、形聲。從糸(mì),如聲。
2、粗絲綿。
絮,敝綿也。——《說文》。按,好者為綿,惡者為絮。
絮三斤。——《漢書·高帝紀(jì)》。古無木綿,以絮納袷中,謂之裝褚,曰袍。
剖其中,干若敗絮。——明·劉基《賣柑者言》
敗絮其中。
又如:絮衣(綿衣);絮繒(絲帛之類的總稱)。
3、經(jīng)過彈制的棉花胎。
他們的嬰孩沒有棉衣,只好成天躺在土炕上那一堆破絮里。——茅盾《“戰(zhàn)時景氣”寵兒——寶雞》
4、像絮一樣輕柔、潔白的東西。
無風(fēng)楊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滿地花。——范成大《碧瓦》
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又如:蘆絮;絮暖(指春暖絮飛之時);柳絮(柳花之飛絮)。
5、棉花。
蠻夷不蠶,采木綿為絮。——《藝文類聚》
6、頭上巾。
巴蜀名頭上巾為冒絮。——《續(xù)方言疏證》
又如:絮巾(巾絮。古代的一種頭巾)。
【動】
在衣服、被褥里鋪絲棉、棉花等物。
明朝驛使發(fā),一夜絮征袍。——《子夜吳歌四首》
【形】
1、優(yōu)弱寡斷。
時有一事,富公疑之,久而不決。韓曰:公又絮。——清·翟灝《通俗編》
2、說話啰唆。
今又以言語煩瑣為絮,所謂絮叨叨是也。——《通俗編·言笑》
3、因多次重復(fù)而厭煩。
既是他嫌那玫瑰膏子吃絮了,把這個拿兩瓶子去。——《紅樓夢》
又如:絮繁(厭煩)。
【姓氏】
一、絮姓姓氏分布
山東境內(nèi),濟(jì)南、濟(jì)寧、德州、青島、泰安等地有絮姓人居住,其中德州的齊河和禹城是相對集中的地區(qū)。全國范圍內(nèi),北京、上海、黑龍江、山西等地有絮姓人分布。
二、姓氏網(wǎng)里找不到的姓氏
看到“絮”這個字,您會聯(lián)想到什么?作為動詞,絮棉花的絮;作為名詞,花絮、柳絮、棉絮的絮;作為形容詞,絮絮叨叨的絮。相信您一定不會聯(lián)想到姓氏吧。
若在網(wǎng)上的百度詞典里對“絮”加以搜索,在眾多詞條注釋中也找不到“絮”字作為姓氏的義項。然而這的確是個姓氏,一個在傳統(tǒng)百家姓和眾多姓氏網(wǎng)里找尋不到的姓氏。
三、齊河有個絮莊村
位于德州齊河縣焦廟鎮(zhèn)的絮莊村是一個普通的北方村莊,“我們?nèi)逵写迕?38人,一共十幾個姓氏,比較雜。絮姓是頭號大姓,有六七十戶總共300多人。”來自絮莊村的絮立新說。
同樣來自絮莊村的絮方勝向記者講述了絮莊村以及這里絮姓人的由來:明朝初年,黃河決口泛濫帶來的“天災(zāi)”,加上燕王朱棣和建文帝朱允炆叔侄間頻仍的戰(zhàn)事造成的“人禍”使德州齊河焦廟一帶土地荒蕪、人煙稀少。山西是當(dāng)時人口稠密的大省,于是大批移民經(jīng)政府組織從平陽府的洪洞遷到了今天魯西北、魯西南的92個縣(市)。在眾多移民中有許姓兩兄弟,哥哥許云去了濟(jì)寧的泗水,弟弟許雨則到了德州齊河焦廟并在此定居下來,后來把這里定名為許村。
從姓氏“許”到“絮”、從“許村”到“絮莊村”的轉(zhuǎn)換則要推遲至清朝,這段歷史是絮方勝小時候從爺爺那里聽說的:定居在泗水一帶的許云的后裔中,曾有人在康熙年間考取探花,入朝做了高官?滴13年曾衣錦還鄉(xiāng)到焦廟這邊尋親。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與位高權(quán)重的同姓人攀親是很尋常的事情,許村人卻有著“未雨綢繆”的反常思維。“伴君如伴虎,當(dāng)官的日子不好過,不定有個什么閃失就會招致殺身之禍,株連九族是很常見的事兒。先祖覺得還是過男耕女織的清凈日子安穩(wěn)踏實,于是就決定和泗水為官的許姓族人劃分開,取了個同音字,就把許改成絮了,然后指姓為村,就改成了絮莊村。爺爺把時間、人名、官職都說的清楚,可我那時候太小了,也沒在意,所以記不清楚了。”絮方勝不無遺憾地說。
四、寥寥無幾的絮姓
據(jù)絮方勝介紹,在德州禹城有個叫趙莊的地方也有不少絮姓人,大概30多戶100多人。“他們是從絮莊遷過去的,應(yīng)該是200多年前我們改姓為絮以后的事兒了。五六年前禹城的絮姓族人每年都會到絮莊這邊來拜年、敘舊,兩邊同族人的輩分都是一樣的。”絮方勝是絮莊對自己姓氏了解比較多的長者,但據(jù)他所知,除德州以外,省內(nèi)別無其他絮姓人的聚集地了,“現(xiàn)在年輕人外出讀書、打工的不少,大多在濟(jì)南、青島等城市,不過都是零零星星的,規(guī)模不大。”
“雖然一直挺關(guān)注自己的姓氏,但沒看到過有關(guān)絮姓的系統(tǒng)調(diào)查,全國到底有哪些聚集地,總共有多少人口?這些我也都很想知道。聽說山西有個絮芳村,和黑龍江的蘿北縣有不少同姓人。”絮方勝說
“吃飯喝酒的時候偶然得知郎酒酒廠最早叫‘絮志酒廠’,‘絮志’很像是個人名,不知道和我們絮姓有沒有什么淵源?”記者查詢得知,‘絮志’的確是郎酒酒廠最早的名字,是由四川榮昌人鄧惠川于光緒三十年(1904)在二郎灘創(chuàng)建的,卻與絮氏沒有什么關(guān)系。
五、姓氏源頭或可追溯至許由
在沒有更多有關(guān)絮氏來源的確切史料的情況下,齊河絮姓人認(rèn)定自己的姓氏源自改姓,始祖便是許雨。“現(xiàn)在濟(jì)寧任城區(qū)有不少許姓人,大概在上世紀(jì)70年代的時候,他們那邊還有人來我們絮莊尋親探源呢。絮姓改自許姓,絮許本是一家。”
許姓出自我國古老姓氏之一的姜姓,其遠(yuǎn)祖乃是炎帝神農(nóng)氏。其姓氏源頭有兩個,一為太岳之嗣、許國之君——文叔,屬于以國名為姓;一為許由,也作許繇(yóu),屬于以人名為姓,相傳他曾做過堯、舜、禹的老師,后人因此稱他為“三代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