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6-03-01 12:05:52 來源:大家找算命網(wǎng) 作者:八字算命大師
景姓的來源_景姓起源_景姓的來歷
姓氏源流
景(Jǐng)姓源出有四:
1、出自羋姓
1973年湖北當(dāng)陽趙家湖楚城遺址1號臺基出土過一件青銅甬鐘,銘文作:“秦王卑命,競平王之定救秦戎”。 根據(jù)新出楚簡,李零將銘文中的“競平王”解讀為春秋時期的楚平王,為楚平王的雙字謚,他并進(jìn)一步指出,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景氏,便是源于楚平王。
2、出自戰(zhàn)國時期的齊國,也與公族有關(guān)。周敬王時,齊國國君杵臼去世,謚號為景,世稱齊景公。他的支庶子孫以他的謚號為姓,也姓景。 周代貴族,生前封爵位,死后有謚號。謚號是一種社會地位與精神榮譽(yù)的象征,故貴族的謚號也成為其后裔之姓氏。春秋周敬王時,齊國君主杵臼去世,謚號為“景”,史稱齊景公,其支子即以謚號之“景”為氏,景丑、景春,為其后裔。
3、出自改姓、冒姓
改姓。常見的有帝王賜姓,避諱改姓,避禍改姓,復(fù)音姓氏單音化等等。還有一些少見的改姓現(xiàn)象,即單音姓氏復(fù)音化,以及避恥改姓、避嘲改姓等等。此外,在姓氏發(fā)展史上,因音訛與省文也是常見的兩種改姓現(xiàn)象。明代忠烈之士景清,本耿姓,后改姓景。景清的改姓,到底應(yīng)屬于何因,至今仍未找到有關(guān)文獻(xiàn),有待進(jìn)一步考證。
冒姓。是改姓的一種,系因被人收養(yǎng),或因母改嫁,或為贅婿等等,而改取他人之姓。如三國時期的曹操本姓夏侯氏,因其父為曹騰收養(yǎng),遂冒姓為曹。
旁族別支
景氏的主要淵源有二,一是黃帝一支,楚國,羋姓的后裔;一是炎帝一支,姜姓,齊景公的后裔。與其同源的姓氏主要有:
昭氏,羋姓,楚公族也,以族為氏!冻o》云:昭、屈、景,楚之三族也。
伍氏,羋姓,楚大夫伍參之后也。
能氏,楚熊摯之后,避難改為能氏。
鬻氏,羋姓,楚鬻熊之子鬻拳之后也。
班氏,羋姓,楚若敖生斗伯比,伯比生令尹子文,為虎所乳,謂虎有斑紋,因以為氏。
翠氏,羋姓,楚將景翠之后。
苗氏,源出于羋姓,是以地名命名的姓氏。
成氏,羋姓,春秋時期,楚國君的兒子字成虎,他的后世子孫取其“成”字為姓,亦稱成氏。
建氏,羋姓,楚太子建之后。
屈氏,羋姓,楚公族也。是以封地命名的姓氏,春秋時楚武王的兒子瑕任楚國莫敖,被封在屈邑。
潘氏,羋姓,周代楚國王族的后代。
尚氏,姜姓,齊太公之后也。
桓氏,姜姓,齊桓公之后,以謚為氏。
查氏,源于羋姓。春秋時,楚國有公族大夫封邑在查,其后代子孫稱查氏。
荊氏,源出于羋姓。西周初年,楚國先君熊繹被封在荊山一帶,國號為荊,直到春秋初期才改為楚國。楚文王以前的荊君,有庶出子孫以國號為姓,稱荊氏。
莊氏,春秋時楚國君旅,死后謚號為“莊”,他的后世子孫以其謚號為姓。
熊氏,商末鬻熊之后,楚國公族以羋為姓,國君以能為氏。
4、少數(shù)民族中的景姓
滿族是我國人口較多的少數(shù)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東北三省。
滿族稱姓氏為“哈拉”,稱家族為“穆昆”。最初一個哈拉就是一個穆昆,后來隨著人口繁衍,家族分支與“隨任駐防”,調(diào)往別處。原來的穆昆又分化出數(shù)個新穆昆。他們的得姓途徑和漢族有許多相似之處。以居住地為氏,以部落名稱為氏,還有帝王賜姓,沿用女真族舊姓,因分居、遷徙改姓等情況。除此之外,還有滿姓漢化,即指滿族使用漢族姓。其中的隨名姓之說,從這里可以尋找到滿族中景姓的得因。隨名姓有兩種形式:一是以父祖名字中的一字作為子孫的姓氏,這與先秦漢族“以王父之字(或名)為氏”是一樣的;再一個是以本人名字的第一字為姓。由于滿姓譯成漢文長達(dá)好幾字,稱呼起來不方便,因此往往稱名不稱姓(族姓),因而在長期的習(xí)俗中造成了以本名第一個字為姓的做法(當(dāng)然他還有自己的族姓)!肚灏揞愨n》也云:“滿蒙兩族之姓氏,不著于世,輒以其名之第一字,相呼為姓。流俗不察,遂以為其祖父子孫不同姓矣。”
滿族中的景氏名人還為數(shù)不少,景固勒岱、景安、景廉、景星、景善等,將在以后章節(jié)中予以介紹。
朝鮮族 主要分布于我國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和內(nèi)蒙古自治州地區(qū),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朝鮮族的主要聚居地。中國朝鮮族的近一百多個姓氏中,景姓也占有一定比例。
中國朝鮮族人的祖輩是從朝鮮遷移過來的。17世紀(jì)末開始零星遷徙,到19世紀(jì) 60年代中葉以后,當(dāng)時由于朝鮮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殘酷剝削和壓迫,再加上1869年其北部遭受大饑荒,使得大批朝鮮災(zāi)民陸續(xù)遷入我國延邊地區(qū)定居下來。
阿昌族是居住在我國西南邊疆的少數(shù)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隴川、梁河、潞西及保山專區(qū)的騰沖、龍陵等縣,其中約90%的人口聚居在隴川縣的戶撒區(qū)和梁河縣的遮島、大廠區(qū)。阿昌族是我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之一,漢族文獻(xiàn)中對阿昌族先民的記載始見于唐代,“阿昌”這一族稱是在元代開始確定的。據(jù)史書記載,阿昌族的先民早在 13世紀(jì)就已居住在今保山、騰沖、梁河一帶。從明代起,大批內(nèi)地漢族移進(jìn)阿昌族地區(qū),對阿昌族的社會發(fā)展產(chǎn)生了積極作用。特別是戶撒、臘撒地區(qū),至今仍有明清時期遺留下來的建筑物和墓碑,具有漢族文化的特點。阿昌族不僅在經(jīng)濟(jì)上,而且在風(fēng)俗習(xí)慣、宗教、姓名等方面都受到漢族的影響。
阿昌族取名一般取褒義,寄寓美好的愿望。同一輩分的兄弟姐妹,名字中的一字多取相同的,或有某種關(guān)聯(lián)的字,這點與漢族有共同之處,從名字上即可看出是否屬同輩。
傣族,傣族人原本無姓,后來通過以下幾個途徑而陸續(xù)得姓。有的是因為傣漢通婚,傣族姑娘嫁給漢人,生了孩子用父親的姓;有的是學(xué)校老師為了便于稱呼而給定的姓;更有趣的是“生隨師姓”,解放后,學(xué)校里出現(xiàn)了老師姓什么,全班同學(xué)都姓什么的現(xiàn)象。
遷徙分布
景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漢室鼎盛時期,景氏宗人從楚地外徙,流居關(guān)中,落戶陜地(河南省陜縣)。至?xí)x朝,族氏支分,足跡印于陜西、福建、江蘇、湖北等地。云陽景氏的始遷之祖為景繼彰,進(jìn)士及第,官授常州武進(jìn)令,時在隋唐戰(zhàn)亂之際。其五世祖審公世居慶州(陜西。⒄鎸帲ǜ拭C省慶陽)一帶。景繼彰赴任江南,偕諫、諄二子同抵衙署(武進(jìn))。繼彰病故后,其景諫、景諄二子迫于路途遙遠(yuǎn),無法就道返歸故里,于唐景龍三年(709年)卜居于丹陽的折柳鎮(zhèn)唐興里。后人因村中有丹井五口,叩擊之,則分別發(fā)出“宮、商、角、徵、羽”旋律,其聲清脆可辨,鏗鏘入耳,遂易村名為嘉(佳)井。由此,景諫、景諄兄弟倆被尊奉為丹陽景姓始祖。景氏定居丹陽以來,歷時達(dá)1000余年,按宗支細(xì)分為貴一至貴七。其貴七又分派12支,并有墻、玄,有望等宗支,以大宗統(tǒng)領(lǐng)小支,小支依附大宗,出現(xiàn)了枝繁葉茂的局面。景氏居住在行宮的景家渡,橫塘的大景甲、景巷,陵口的東莊,蔣墅、折柳、竇莊景家村、云陽的景甲村,亦有分布在司徒村、徐巷、界溝、萬畝塘、新廟頭、張家村、段莊、大上埄、南寺前、長安橋、白塔里、盛墅橋、三里鋪、冷家村、東莊鋪、卜弋橋、戴莊、留莊、郵塘、柘塘、管莊、梅莊、望仙橋、丁義河、南渚、符城等地。今四川省大英縣也有景氏分支(余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