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6-03-01 13:16:06 來源:大家找算命網(wǎng) 作者:八字算命大師
冉姓的來源_冉姓起源_冉姓的來歷
起源
冉姓的起源,主要有:
源流一
源于高辛氏,出自帝嚳之后,屬于以古部落名稱為氏。
據(jù)《元和姓纂》所載,帝嚳為炎帝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時,其屬下聯(lián)盟是由八個大部落組成的,其中即有冉氏部落。冉氏部族人世代為冉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季載之后,屬于以國名為氏。
據(jù)《姓氏考略》《姓氏尋源》等所載,周文王第十子季載,封于冉(一作聃,國都在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縣冉堌鎮(zhèn)一帶),春秋時被鄭所滅,子孫以國為氏,或說聃去耳為冉;西南地區(qū)土家族冉姓是冉閔后代,是北宋時期從北方遷至此處。
源流三
源于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大夫叔山冉,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jù)史籍《元和姓纂》記載,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著名的大夫叫叔山冉,是春秋時期著名的大力士,與百步穿楊的神箭手養(yǎng)由基同為楚共王熊審的屬下。
發(fā)生在周簡王十一年(公元前575年)五月晉楚兩國之間的“鄢陵之戰(zhàn)”中,楚軍敗北,連公子熊茂也成了晉軍的俘虜。當(dāng)晉軍大肆追趕楚軍時,叔山冉只身殿后,反撲晉軍,抓起追在最前面的晉軍士兵當(dāng)武器投向晉軍新軍佐郤至身旁的一輛戰(zhàn)車,把車前的橫木都擊斷了。晉軍上下見叔山冉如此兇悍,皆駭然停止追擊,使得楚軍安全退兵。
叔山冉的后裔子孫形成兩支姓氏,一支仍以父姓為叔山氏,一支以父名為冉氏,叔山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山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四
源于羋姓,出自戰(zhàn)國時期秦國太后羋八子之弟魏冉,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
史書記載:“秦之穰侯魏冉,原為羋姓,改姓魏。”
魏冉,亦稱秦穰侯,他是著名的秦國宣太后羋八子的異父弟弟。在魏冉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冉氏、魏氏、羋氏、陶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五
源于羌族,出自漢朝時期西南夷冉國,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jù)史籍《漢書·顏師古注》中記載,唐朝時期,四川夔州(今重慶奉節(jié))、開州(今重慶開縣)、汶邑(今四川茂汶)土著羌族中,有許多漢朝時期西南夷所建古冉國遺民,在冉國遺民的后裔子孫中,多有世代稱蚺氏、冉氏者,后皆稱冉氏,是今天少數(shù)民族羌族中的大姓之一。
源流六
源于土家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今鄂、川、湘交界地域的土家族中多有冉氏,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冉氏,或由漢族人融入土家族時帶入的姓氏,世代相傳至今。詳實情況,待本書筆者進一步考證之后,再予以補充刊載。
遷徙分布
歷秦漢以降,冉姓人逐漸由山東播遷于河北、河南、山西、陜西等北方大地,并有一支山東冉氏家族播遷到湖南的溆浦等地繁衍,后昌盛為當(dāng)?shù)卮笞,古代此地屬武陵郡,故后世冉姓有以武陵為其郡望堂號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繁衍于今河北臨漳的冉姓也呈現(xiàn)出族大人眾的興旺局面,昌盛為冉姓魏郡郡望。其中在十六國時期建立過魏國的冉閔便是此一郡望之杰出代表。另據(jù)《華陽國志校注》所載,夔州、開州西南夷首領(lǐng)多冉姓。唐宋之際,還有夔州云安(今重慶云陽)人冉實、冉祖雍父子以及巴東(今重慶奉節(jié))人冉安昌見諸史冊。唐末五代時,有重慶之冉姓播遷貴州。宋末元初,北方冉姓已播遷于今安徽、江蘇、江西、湖北、湖南等長江中下游省份。明初,山西冉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于湖南、湖北、陜西、河南、山東、河北、安徽,甘肅等地。明末滿清軍隊屠川,造成川地人口銳減,以后的湖廣填四川,有湖北、湖南之地的冉姓遷于今四川、重慶。清康乾年間以后,有河北、河南、山東之冉姓闖關(guān)東進入東北。 如今,冉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四川、重慶兩地多此姓,約占全國漢族冉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九,另貴州、河北亦多此姓,上述四地之冉姓約占全國漢族冉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