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6-03-01 13:24:03 來源:大家找算命網(wǎng) 作者:八字算命大師
迮姓的來源_迮姓起源_迮姓的來歷
姓氏起源
迮,以山名為氏,亦作窄、笮。風(fēng)俗通義:戰(zhàn)國時期,楚有笮倫。三國·吳志載,漢中有笮融,丹陽人。另以族號為氏,據(jù)姓氏考略云:蜀有笮夷,其后入中原者,以笮為氏。通志氏族略謂:吳郡有此姓。姓氏考略云:迮氏望出隴西郡。[1]
迮姓來自何處?有一種與《迮氏家乘》不同的說法。同里陳去病 (1874 ~ 1933 年 ) 在《五石脂》 ( 第 304 頁 ) 中說,元末農(nóng)民大起義,群雄紛起,反對元蒙政府,元順帝逃往塞北,在中原的蒙古族達(dá)官貴人也四散逃跑。河南有一蒙古家族遷移到吳江,避居南莘塔村。為防備不測,只得放棄蒙古族姓氏,改用漢字“迮”姓。據(jù)說,他們的祖先居住在中原近百年了,早已熟悉漢文化。起先選擇“昨”字作姓,寓意“不忘昨天”。后來又覺得不妥,“昨”字易遭人猜疑。聯(lián)想到全家族千里迢迢跋涉到江南,于是去掉“日”字,加走之底成“迮”字。而“迮”字本意逼迫、倉促,又有半個“昨”字。一個“迮”字隱含家族命運(yùn)的幾重意義,最恰當(dāng)不過了。
自元末明初至今 600 百年間,迮氏家族一直定居在莘塔、蘆墟一帶,少數(shù)后裔分居周莊、黎里等。史料記載的迮姓人物有:迮原霖,明洪武年翰林院編修。迮紹原,清初仗義安葬楊廷樞。迮云龍,居甘溪村池上,乾隆朝內(nèi)閣中書;其族兄迮灝有《淮南倡 ( 唱 ) 和集》行世。迮尚志曾是陸 燿的老師。迮朗,嘉慶朝鳳陽府訓(xùn)導(dǎo)。迮鶴壽,道光年以文名于鄉(xiāng)。
迮姓起源于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楚懷王有一子名乍,楚國被秦國所滅后,他將乍字加走之底改姓“迮”?梢婂判赵从谛苁。而熊氏是帝顓頊的五代孫吳回(即祝融)的后代,也就是說迮姓是黃帝的后裔。歷史上同源于楚國熊氏的姓氏還有屈,項,景等。迮姓族人在秦末積極投入了復(fù)國雪恨的反秦戰(zhàn)爭中。就是項羽所說的江東八千子弟兵中的一支。
遷徙分布
山東境內(nèi),迮姓人居住在泰安、龍口等地。在全國范圍內(nèi),江蘇、沈陽、新疆、安徽、上海、重慶等地均有迮姓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