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傳統(tǒng)文化
當前位置:首頁 > 姓名算命 > 姓氏起源 >

艾姓的來源_艾姓起源_艾姓的來歷

更新時間:2016-03-01 13:25:23 來源:大家找算命網(wǎng) 作者:八字算命大師

艾姓的來源_艾姓起源_艾姓的來歷


艾姓的來源_艾姓起源_艾姓的來歷

歷史發(fā)展

主要源流

漢族艾姓起源

遠古時期發(fā)明艾刀的氏族,以艾為氏 。

輔佐夏朝少康帝中興夏朝的大臣汝艾,因其功高,少康帝賜姓艾,汝艾為文字記載的艾姓得姓始祖]  。

商朝修水艾侯國,其子孫以國君姓為氏。

湯陰艾國最后一任侯爵的子孫以故國名“艾”為氏[  。

春秋時期宋國大司馬孔父嘉的第6世孫季梁(孔子之叔),隱居于齊國艾陵(今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qū)東南),更姓改名,以隱居地名艾為氏,以原姓孔為名,取名艾孔。后世以艾為姓[3]  。

春秋吳王僚之子慶忌于公元前515年避難于艾城(一說是吳國的艾邑—今江西省修水縣,一說是衛(wèi)國艾城,可能是今河南省湯陰縣),其子孫中的一支以其避難地地名艾為氏[3]  。

少數(shù)民族艾姓起源

北魏鮮卑族去斤氏于公元496年改為艾姓  。

回鶻族愛里八都魯于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率部歸順宋朝,并改愛姓為艾姓,取名艾忠孝[。

回族艾姓主要來自經(jīng)名(即回族人名字)首音,如歸附清朝的回族人艾布巴克,其后裔以艾為姓  。

滿族愛新覺羅氏、西林覺羅氏、愛義氏、愛渾(璦琿)氏有改為艾姓者[4]  。

蒙古族艾姓源于蒙古族“艾日尹古特”姓氏的第一字。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彝族絞姓于1872-1873年期間改為愛姓,后演繹為艾姓。

柯爾克孜族、錫伯族、白族、瑤族、土家族、苗族、侗族、布依族、仡佬族、哈尼族、拉祜族、佤族、傣族、布朗族、壯族、朝鮮族等少數(shù)民族亦有以艾為姓氏[3]  。

外來民族艾姓起源

留居中國的猶太人中有艾姓,如北宋中期(1050年前后)來華經(jīng)商、后定居于國都汴梁(今開封市)等地的猶太人中有艾姓[5-6]  。

元朝中后期至順年間任裕州(今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達魯花赤的中東波斯回族艾米那后世以艾為姓。

遷徙分布

艾姓的歷史可追溯到先秦,族人最初分布在今山東泰安東南和江西修水一

 帶。秦漢以后,有艾氏族人遷徙到今甘肅臨洮、天水和河南平輿、洛陽等地,逐漸成為當?shù)氐耐。北魏時,在漢化改革的推動下,由去斤氏改姓而來的艾氏族人遷徙到北魏新都洛陽(今屬河南),與當?shù)匕杖巳诤显谝黄,使河南郡的艾姓家族更加枝繁葉茂,鼎盛一時。隋唐時期,艾氏家族已繁衍到今北方諸省。唐末五代之際,艾姓族人為躲避戰(zhàn)亂向南遷徙,定居在今安徽、江蘇、江西、浙江、湖北、湖南等南方省份,并有遠徙到今福建者。宋元時,艾姓族群在今南部省份繁衍開來,今四川、云南、廣東等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均有艾姓人人遷。明初,艾姓族群作為洪洞大槐樹(今屬山西)遷民最大的族群之一,被分遷到今陜西、河北、河南、湖北等省。嗣后又有今浙江、福建、廣東沿海的艾姓人遷徙到臺灣。清朝時,今山東等地的部分艾姓隨“闖關(guān)東”的風潮前往今東北三省謀生,主要集中在黑龍江流域。民國時,艾姓人在全國分布愈廣。

上一篇:仉姓的來源_仉姓起源_仉姓的來歷
下一篇:敖姓的來源_敖姓起源_敖姓的來歷
相關(guān)文章
暢姓的來源_暢姓起源_暢姓的來歷 士姓的來源_士姓起源_士姓的來歷 媯姓的來源_媯姓起源_媯姓的來歷 沈姓的來源_沈姓起源_沈姓的來歷 烏孫姓的來源_烏孫姓起源_烏孫姓的來歷 強姓的來源_強姓起源_強姓的來歷 野姓的來源_野姓起源_野姓的來歷 逄姓的來源_逄姓起源_逄姓的來歷 東方姓的來源_東方姓起源_東方姓的來歷 勵姓的來源_勵姓起源_勵姓的來歷
推薦欄目
生辰八字運勢運程在線排盤抽簽情侶速配民俗預測姓名測試手相圖解面相圖解痣相圖解風水知識周公解夢趣味測試節(jié)日祝福陰陽歷轉(zhuǎn)換萬年歷
如果您不想在當前使用的電腦留下您的算命記錄,請點擊首頁的“重新測試”按鈕,如果沒有此按鈕,說明您的信息已經(jīng)清除
周易等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民間算卦習俗同樣有著長遠的影響,請科學的對待它們,不要執(zhí)迷其中。
The main provision of this Web site:Free fortune-telling and forecast.
Copyright © dajiazh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quán)所有:大家找算命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