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6-03-02 17:32:15 來源:大家找算命網 作者:八字算命大師
風姓的來源_風姓起源_風姓的來歷
姓氏源流
風姓出自上古三皇之首的燧人氏,屬于以華夏文明起源口傳歷史姓
氏。燧人氏自立姓氏為“風”,這是中國人最早之姓。據《帝王世紀》云:“伏羲氏,風姓也。”又《竹書紀年》曰:“太昊伏羲氏,以木德王,為風姓。”伏羲之后,有的相傳姓風,稱為風氏。據專家認為,伏羲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和思考,開始“正姓氏,制嫁娶”,實行男女對偶婚。伏羲隨父風燧人姓風氏,其他或以所養(yǎng)動物為姓,或以所種植物為姓,或以居所為姓,或以官職為姓等,于是中華姓氏自此起源。[1] 如今,中華姓氏雖3000余眾,如溯流而上,皆可追至太昊伏羲。專家認為,伏羲時期,為制嫁娶,姓與氏有嚴格區(qū)分,以女子為傳承中心的宗族皆稱姓,以男子為傳承中心的宗族則稱氏。“氏同姓不同者,婚姻互通;姓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遠古的先民以姓氏制嫁娶,實現了從愚昧向文明的跨越。
風姓共分為十部:一為天芎部,二為天齊部,三為天乙部,四為合雄部,五為天陽(乾)部,六為天幽(坤)部,七為候鳥部,八為候蟲部,九為雷雨部,十為天皇部。
燧人氏晚期的分支幾乎遍布中華大地,其中重要的族系有弇茲氏、婼氏、華氏、胥氏、華胥氏、赫胥氏、仇夷氏、雷澤氏、盤瓠氏等。他們主要分布在西起敦煌(古瓜州)、三危山、疏勒河、弇茲山;東達慶陽、華池、東夷;南至湟中拉脊山、日月山、成縣、禮縣、康縣、鳳縣,直至秦嶺以南的華陽。其活動中心(觀星象祭天中心)主要有三處:一為合黎龍首山(古昆侖山),二為湟中拉脊山,三為六盤山。燧人氏的直系允姓、風姓、婼姓,分布在其周圍。
遷徙分布
風姓是一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據《中國人名大辭典》籍載:伏羲,上古王帝。姓風氏。有圣德。象日月之明。故稱太昊。教民佃漁畜牧。養(yǎng)犧牲以充皰廚,故又曰皰犧。始畫八卦。造畫契。都陳。在位一百十五年……唐司馬貞《補史記·三皇本紀》說:“太昊庖犧(伏羲)氏,蛇身人首,有圣德。仰則觀象于天,俯觀觀法于地,旁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造書契(多音字)以代結繩之政。”由此可見,伏羲不但是八卦的始制人,而且教人漁獵、制禮儀,故而被譽為“人文始祖”,民間尊稱“人祖爺”。 關于伏羲、女媧誕生于成紀并在此畫成八卦的故事,史書有多處記載。《史記·三皇本記》說:“庖犧氏、風姓,代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華胥,履大人跡于雷澤而生庖犧,以類萬物之情,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女媧氏,亦風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代庖犧立,號曰女希氏。”這里的庖犧氏,就是指伏羲。類似記載,《易》、《詩》、《帝王譜》以及《山海經》、《淮南子》等典籍中多處都有。這些記載充分說明,地處徑、渭二河上游河谷地區(qū)的成紀地區(qū),由于以伏羲和女媧為代表的遠古先民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曾經產生過人類從野蠻原始、茹毛飲血過渡到耕作放牧、有序勞作的古代文明,對華夏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做出過巨大貢獻。承認和肯定伏羲華夏人文始祖的地位,就不能不承認成紀華夏文明搖籃的地位。伏羲之后,中華民族雖經數千年的歷史演變,但姓氏像血脈一樣,牢牢維系著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據統計,中國歷史上曾使用過的姓氏族有1萬多個,如今常用的有3000多個,其中直接起源于淮陽縣的大姓有李、陳、王、孫、胡等100多個。(余略)風姓望居向國(商后有向侯,故址在今山東南部)。
風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號稱中華民族第一姓,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臺灣省則名列第二百七十四位,族人多以向國為郡望。
今云南省的昆明市,重慶市開縣,北京市,上海市,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臺灣省等地,均有風氏族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