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6-03-02 17:41:24 來源:大家找算命網(wǎng) 作者:八字算命大師
將姓的來源_將姓起源_將姓的來歷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時期秦國公族后裔的封地,屬于以國名為氏。史籍《秦紀》記載:“秦之先為嬴姓,其后分封,以國為姓,分衍有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將梁,即今河南省的汝州市,為西周時期西戎之地。據(jù)傳,嬴姓伯益的后裔有個叫非子的人,非常善于養(yǎng)馬,于是周孝王便讓他負責養(yǎng)馬,結果養(yǎng)馬業(yè)得到了很大發(fā)展。周孝王很高興,就封秦邑給他,被稱為秦嬴。非子的曾孫秦仲,是周宣王時期的大夫,奉命征討西戎,不幸被西戎所殺。后秦仲的五個兒子率兵繼續(xù)攻打西戎,他們團結一致,同仇敵愾,終于打敗西戎,收復了失地。秦仲的小兒子被封在梁,建立了梁國,史稱梁康伯。梁康伯以后的君主稱梁伯,他十分喜歡建造華麗的宮殿,時常大興土木,人民不堪其苦,紛紛外逃。后來秦穆公滅了梁國,改稱梁地為少梁。亡國后的梁國子孫中的大部分逃到了晉國,他們大多以原來的國名為姓,就是后世的梁氏源流之一,亦有以“將梁”為姓氏者,稱將梁氏,意為復國。
在將梁氏家族的后裔子孫中,后大多又省文簡改為單姓將氏、梁氏。在史籍《姓苑》中記載的“石趙常山太守將容”,就是將梁氏的后代。嬴姓將氏、梁氏族人皆尊奉梁康伯為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衛(wèi)國君主衛(wèi)靈公裔孫姬彌牟,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按典籍《禮記·檀弓疏》引《世本》的記載:“靈公生昭子郢,郢生文子木,文子生簡子瑕,瑕生衛(wèi)將軍文氏。”在典籍《古今姓氏書辨證》中也引《世本》記載“郢生文子彌牟,為將軍氏。”
姬彌牟時為衛(wèi)國的大將軍,主持軍政事宜,因此他的后裔子孫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稱將軍氏,后省文簡改為單姓將氏、軍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鄭國君主鄭穆公之子偃子游,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據(jù)史籍《左傳》記載:“鄭穆公子偃子游,其后為游氏。”漢朝學者王符在史籍《潛夫論·志氏姓》中記載:“鄭穆公之子,各以其字為姓,有豐將氏。”公子偃,是鄭穆公姬蘭的兒子,字子游,足智多謀,文武精通,在魯國出任上大夫,號稱“賽呂望”,他與著名的“三鼓論戰(zhàn)”之曹劌是同一時代人,曾率軍擊敗前來侵擾魯國的春秋霸主齊桓公姜小白麾下的強大軍隊。在春秋時期,“游”與“將”二字通假,因此,公子偃又稱子將。
公子偃的后裔子孫中有被分封在豐邑(今江蘇沛縣)者,遂把邑名合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豐將氏,后省文簡改為單姓將氏、豐氏,世代相傳至今。姬姓將氏族人大多尊奉公子偃為得姓始祖。
第四個淵源
源于姬姓,出自毋將氏,屬于以至理名言為氏。史籍《公羊傳》中記載:“君親毋將,將而必誅”。就是后來的“人臣毋將,將而必誅焉”,也就是“人臣毋將,將即反,罪死無赦”。在古代,“將”字,就是“逆亂”之義,含有兇妄之意。“人臣無將,將而必誅焉”,就是說為人臣子者,不得叛亂謀反,若要逆亂,就是無赦死罪,必得誅殺。例如,在歷代朝廷對庭下以及外駐軍隊首領的詔令之中都有這樣一條極令:“大將在外,必命文臣監(jiān)。若專制一方,軍馬錢糧不受核,一當斬!人臣之罪,莫大欺君;如奏報盡欺罔,殺降人難民冒功,二當斬!人臣毋將,將則必誅!”“毋將”,就是“無將”,即告戒執(zhí)掌有軍、政權力的臣下不要背叛朝廷。
毋將氏,就是取“人臣毋將,將則必誅”這句至理名言而為姓氏者,多為軍政首領之后裔,后多省文簡改為單姓將氏、毋氏,世代相傳至今。
遷徙分布
將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臺灣省則名列第一千二百八十二位。
今上海市,安徽省的霍山縣,四川省的巴中市,河北省的唐山市、邱縣,江蘇省的南京市,吉林省的公主嶺市,江西省的贛州市,臺灣省等地,均有將氏族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