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6-03-03 10:41:57 來源:大家找算命網 作者:八字算命大師
德姓的來源_德姓起源_德姓的來歷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時期秦德公,屬于以謚號為氏。周釐王姬胡齊五年(公元前677年),秦武公嬴舛逝世,其弟弟即位,是為秦德公。秦德公身體贏弱,是秦國歷史上的短命君主,在位時間為公元前677~前676年僅一年半,即去世了,其子即位,即秦宣公。由于秦德公在位時曾創(chuàng)造了“磔狗邑四門,以御蠱菑”。古人認為“皿蟲為蠱”,梟磔之鬼亦為蠱,故而在典籍《月令》中稱“大儺,旁磔”。厲鬼為蠱,將出害人;而厲鬼懼怕狗,旁磔于四方之門,這樣厲鬼、蠱菑不會再來害人,《風俗通云》稱這種古法為“殺犬磔禳也。”后世之道家以黑狗之血驅破邪魔,就是出自秦德公的“殺犬磔禳”之舉。因此,在周惠王姬閬二年(秦宣公元年,公元前675年)繼位的秦宣公便追賜自己的父親謚號為“德”,稱贊其“立德以利國”,因此史稱其為秦德公。
“德”,為古代上謚之一。因此在秦德公的支庶子孫在后來“飲馬于河”(龍門之河,今山西大同龍門),之后有以先祖謚號為姓氏者,稱德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德氏正宗。德氏族人大多尊奉秦德公為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
源于古安息族,出自漢朝時期西域德若國,屬于以國名為氏。漢朝時期,古西域地區(qū)有德若小國,屬塔吉克民族。史籍《后漢書·西域傳》中記載,“德若國領戶百余,口六百七十,勝兵三百五十人,東去長史居三千五百三十里,去洛陽萬二千一百五十里,與子合相接。其俗皆同”,正好位于古絲綢之路上。今天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位于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西南緣。西靠帕米爾高原,南依喀喇昆侖山脈,與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國交界,塔吉克自治縣屬于邊境縣,面積為五萬兩千四百平方公里。“塔什庫爾干”系塔吉克語,意為石頭城堡。境內地勢險要,群山環(huán)抱。東南有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峰,海拔8611米,北有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海拔7565 米。山前有葉爾羌、塔什庫爾干等河。為溫帶高原氣候,冬季寒冷,夏季溫涼,年均溫4℃。年均降水量一百毫米。屬牧業(yè)區(qū),畜產以牛、山羊、牦牛、馬、驢、駱駝為主。野生動物資源有犏牛、羚羊、雪豹、雪雞、帕米爾盤羊等。農作物有小麥、青稞、豌豆、胡麻等。工業(yè)有水電、縫紉、農機修造等。公路通喀什市。境內有公主堡、石頭城堡等古跡名勝。
塔吉克族屬歐羅巴人種印度地中海類型。“塔吉克”是本民族的自稱,意即“王冠”。塔吉克族的族源可上溯到公元前若干世紀分布在帕米爾高原東部的操伊朗語的諸部落。塔吉克族有自己的語言,屬于印歐語系伊朗語族帕米爾語支,分為色勒庫爾塔吉克語和瓦罕塔吉克語兩種方言。由于民族交往頻繁,新疆許多塔吉克族人兼通維吾爾語和柯爾克孜語,普遍使用維吾爾文。塔吉克自治縣在東漢時期被稱作“德若”國,到三國時期曹魏朝時期又被稱作“蒲犁”。從公元初期至北魏、唐朝為“盤陀國”,史書中多有記載。而后,唐朝政府又在此設立了“蔥嶺守捉”。至清光緒十八年(公元1902年),清朝政府將此地設為“蒲犁分防通判廳”。辛亥革命后的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蒲犁廳被改名為蒲犁縣。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
在漢武帝劉徹執(zhí)政時期(公元前140~前88年),古德若國之人即與西漢王朝有密切往來,后在東漢時期歸化王治,部分國人在入朝后留居中原,按漢俗取原國名首音的諧音漢字“德”為姓氏,稱德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于蒙古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蒙古八旗姓》、《黑龍江志稿·氏族》記載:
⑴.蒙古族德特齊特氏,亦稱杜爾根基特氏,世居英郭和羅(今俄羅斯托木斯克州),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Detecit Hala。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德氏。
⑵.蒙古族都訥亨氏,亦稱德赫氏,源出蒙古新巴爾虎部畢喇爾氏部落,是其分支之一,世居黑龍江巴爾古(今俄羅斯貝加爾湖東部),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Duneheng Hala。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德氏、祁氏等。
⑶.蒙古族寶日努德氏,亦稱寶日努特氏、寶日古德氏,源出元朝時期蒙古官爵“寶日努德”,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寶日”,漢義“棕褐色、健壯”,“努德”,漢義“堅硬、公爵、大隊長”。蒙古汗國時期,科爾沁蒙古、察哈爾蒙古等萬戶下皆轄有數十個大鎮(zhèn),各鎮(zhèn)統(tǒng)轄有十~十數個嘎查,即大規(guī)模的行政村,亦是萬戶所屬軍隊常規(guī)駐守的哨卡,其軍隊統(tǒng)領即稱“努德”或“努特”或“古德”。“寶日努德”就是其中“強壯的首領”之意。到元朝時期,“努德”成為一種爵位,由王族或軍功顯赫之人承擔,職掌邊衛(wèi),建有“努德府”,為臨時性公爵,因此不世襲。
在寶日努德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之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寶日努德氏,在明末清初,即有冠漢姓為德氏、吳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
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長白山先民傳》、《滿族的社會組織》、《黑龍江志稿·人物志》記載:
⑴.滿族原有愛新覺羅氏,滿語為Aisingioro Hala,漢義“金姓”,為滿清王朝第一尊貴國姓,愛新覺羅氏祖居額多哩(今黑龍江依蘭大馬屯,一說為吉林敦化敖東城)、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zhèn))等地,后有冠漢姓為德氏者。
⑵.滿族叢尼勒氏,滿語為Congnile Hala,世居地待考,清朝中葉以后有冠漢姓為德氏者。該支德氏鼻祖為叢尼勒·德恒,滿洲鑲黃旗人,吉林駐防,清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有功,特賞藍翎。在其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之諧音漢字為漢化姓氏者,稱德氏。
⑶.滿族鄂卓氏,亦稱鄂綽爾氏,滿語為Ejo Hala,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xiāng)南部)(今吉林梨樹葉赫鄉(xiāng)南部)、輝發(fā)(今吉林柳河、輝發(fā)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英額(今遼寧清原),后有蒙古族引為姓氏者,蒙語為。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趙氏、卓氏、穆氏、德氏等。該支德氏鼻祖為鄂卓·德爾敏,滿洲鑲藍旗人,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捐工部主事,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晉授河南副總河,累官至工部左侍郎氏、副都統(tǒng)。在其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之諧音漢字為漢化姓氏者,稱德氏。
⑷.滿族鄂爾格氏,亦稱諤爾格氏、厄爾葛氏、額爾德氏、鄂爾克博氏,滿語為Erge Hala,漢義“清早”,以地為姓,世居黑龍江鄂爾格村(今黑龍江流域北岸俄羅斯境內),后多冠漢姓為鄂氏、喬氏、德氏等。該支德氏鼻祖為鄂爾格·德福受,滿洲鑲黃旗人,世居黑龍江鄂爾格村,后隨軍從征準噶爾時陣亡,贈云騎尉。在其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之諧音漢字為漢化姓氏者,稱德氏。
⑸.滿族葛哲勒氏,亦稱格哲氏,滿語為Gejele Hala,漢義“刨平(木頭)”,人口甚少,所冠漢姓為柯氏、德氏等。該支德氏鼻祖為葛哲勒·德凌阿,滿洲齊齊哈爾鑲白旗人,清嘉慶十八年(公元1813年)率部眾參剿白蓮教,因功晉升為旗務總管,累官至荊州將軍。在其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之諧音漢字為漢化姓氏者,稱德氏。
⑹.滿族卦勒察氏,亦稱瓜爾察氏,源出卦爾察女真,滿語為Guuwalca Hala,世居卦爾察(今俄羅斯濱海邊疆區(qū)烏蘇里斯克)、吉林烏喇(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fā)河口、拉發(fā)河流域、雙陽縣境)、扎庫木(今遼寧撫順東南部)、長白山區(qū)等地,以地為姓,后多冠漢姓為關氏、趙氏、德氏等。該支德氏鼻祖為卦勒察·德明,滿洲鑲黃旗人,世居長白山區(qū),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為戶部主事,累官至刑部尚書、戶部尚書,加太子少保銜。在其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之諧音漢字為漢化姓氏者,稱德氏。
⑺.滿族科奇哩氏,亦稱柯齊禮氏、郭齊里氏,滿語為Keciri Hala,世居德爾吉阿里庫村(今黑龍江虎林)、瓦爾喀阿庫里(今烏蘇里江上游支流俄羅斯境內阿庫里河流域)等地,清朝中葉以后有冠漢姓為德氏者,屬于以世居地德爾吉阿里庫村的名稱為漢化姓氏。
第五個淵源
源于達斡爾族,出自達斡爾族德都哷氏部落,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達斡爾族德都哷氏,亦稱德都爾氏、德都拉氏,以地為氏,滿語為Dedure Hala,世居黑龍江德都哷屯(今俄羅斯海蘭泡東北部),在清朝后期以后多冠漢姓為德氏、杜氏等。
第六個淵源
源于其他少數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今土家族、傣族、彝族、水族、鄂溫克族、裕固族、布朗族、景頗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德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德氏,世代相傳至今。
遷徙分布
德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臺灣省則名列八百一十位。
今河北省的宛平縣,天津市的靜海縣蔡公莊鄉(xiāng)官坑村,云南省的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怒江地區(qū)、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的湘西地區(qū)等地,均有不少德氏族人分布。